各地多措并举带动工业经济跑好新年“第一棒”,这一举措有着重要意义并体现在多个方面:
政策支持与引导
出台惠企政策
许多地方政府在新年伊始就出台一系列针对工业企业的优惠政策。例如,有的地方降低工业企业的用电成本,通过与电力部门协商,实行电费补贴或者优惠电价时段调整等措施。这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尤其是对于能源消耗较大的重工业企业,如钢铁、化工等。
还有的地方给予企业税收减免或返还。对于新投资建设的工业项目,在一定期限内减免企业所得税,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升级。像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新兴制造业企业,能够享受到这种税收优惠,从而有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和生产设备更新上。
优化营商环境
各地积极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比如,建立工业项目审批的专门窗口,将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集中办理,减少企业办理审批手续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工业企业设立登记、项目立项审批等事项的办理时间大幅缩短,有的甚至可以在几个工作日内完成。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工业企业的创新成果。这使得企业在研发投入上更有信心,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创新密集型产业领域,企业不用担心自己的技术成果被剽窃,能够安心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
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
鼓励技术创新
地方政府鼓励工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例如,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拿出专项资金,对企业开展的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给予资助。如果企业的研发项目通过评审认定为对当地产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政府将按照一定比例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补贴。
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在长三角地区,很多城市的工业企业与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企业提供资金和生产实践场景,高校和科研机构则提供技术研发力量和人才资源,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研发方面,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实验室,加速了电池技术的创新进程,提高了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各地通过组织工业互联网培训、提供数字化转型补贴等方式,推动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一些传统机械制造企业通过参加政府组织的工业互联网培训,了解到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联网和生产数据采集分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政府还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鼓励平台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例如在广东,一些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为众多中小制造企业提供了包括供应链管理、生产流程优化、设备远程运维等数字化服务,降低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推动了整个地区产业的数字化升级。
投资与项目建设
加大工业投资
各地积极吸引内外资投入工业领域。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了有吸引力的投资政策,对于重大工业投资项目给予土地、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在中部地区,为吸引外资投资汽车制造产业,当地政府以较低的价格出让土地,并配套建设了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吸引了国际知名汽车企业投资建厂,带动了当地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发展。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工业项目建设。通过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机制和项目招投标制度,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新兴工业领域。例如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民间资本积极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各地对重大工业项目建立专门的推进机制。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土地、资金、环保等问题。在西部某城市的大型化工项目建设中,项目建设指挥部协调环保部门加快环境评估审批,帮助企业解决了项目建设的环保前置问题,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开工建设。
加强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如确保重大项目的用水、用电、用气供应。在南方夏季用电高峰期,电力部门优先保障重大工业项目的用电需求,避免因电力供应不足导致项目建设延误,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为工业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人才培育与引进
培育本土工业人才
地方政府联合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技能培训项目。例如,在沿海制造业发达地区,政府出资,企业提供实习岗位,职业院校负责课程设置和教学,共同培养适应本地工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工人。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能够直接满足企业生产一线的需求,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设立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对于参加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人给予补贴,鼓励工人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在一些传统制造业转型地区,如河北的钢铁产业转型过程中,这一政策激励了大量钢铁产业工人学习新的技能,如特种钢材加工、钢材质量检测等技能,为企业向高端化转型提供了人才支持。
引进高端工业人才
各地出台了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在一线城市,对于高端工业人才,如掌握核心技术的芯片研发工程师、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等,给予高额的安家费、购房补贴和子女入学优待等政策。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高端工业人才流入,为当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建立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为引进的高端工业人才提供创业扶持。在一些二线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了专门的人才创新创业园区,为人才提供办公场地、启动资金、创业辅导等一系列支持,鼓励他们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带动当地工业经济向高端化、创新型方向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