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些论述:
高质量审计监督的内涵
独立性与专业性
独立性
审计机关必须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在组织、人员、经费和工作上保持独立性。这使得审计人员能够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例如,在对国有企业的审计中,审计人员能够依据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独立地审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受企业管理层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不当影响。
专业性
高质量的审计监督依赖于审计人员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包括财务审计知识,如精通会计准则、审计标准等,以准确审查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还包括工程审计知识,对于工程项目的预算、决算、招投标等环节进行专业审查。例如,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计中,审计人员要能够评估工程成本的合理性、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的匹配性等。
全面性与精准性
全面性
涵盖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到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再到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等方面都要纳入审计监督范围。例如,在财政审计中,不仅要审计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的预算编制、执行情况,还要对财政资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个民生领域的拨付和使用效益进行审计。
精准性
在全面审计的基础上,能够精准定位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风险评估等现代审计技术手段,精确找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点、政策执行中的偏差点以及体制机制中的薄弱点。例如,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海量的税收征管数据进行分析,精准发现税收征管过程中的漏洞和违规行为。
高质量审计监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保障经济健康运行
防范财政风险
通过对政府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可以及时发现财政预算编制不合理、财政资金浪费、债务风险等问题。例如,在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中,如果发现部分地方政府过度举债,且债务资金没有合理的投资项目和收益来源,审计机关可以及时提出预警,促使地方政府调整债务规模和结构,防范债务违约风险,避免对地区乃至全国金融稳定造成威胁。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审计监督,能够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和经营管理。例如,在对上市公司的审计中,如果发现企业存在财务造假行为,及时披露并依法处理,可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促进政策有效落实
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战略的推进,审计监督可以保障相关政策和项目的顺利实施。例如,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计中,审计机关可以审查项目是否符合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建设标准以及是否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规划和目标推进,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
保障民生政策惠及民众
审计监督在民生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对扶贫资金的审计,可以确保扶贫资金精准到达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手中,防止资金被截留、挪用等情况发生。通过审计监督,能够让各项民生政策如保障性住房政策、农村医疗保险政策等真正落地生根,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使各级领导干部重视自然资源资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例如,在对森林资源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评估地方政府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政策执行情况、森林资源的增减变化情况以及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这有助于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
审计监督可以对资源环境相关项目和资金进行审查,如对节能减排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等的审计。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的环境效益,推动经济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实现高质量审计监督的路径
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大数据审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在审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审计机关可以建立大数据审计平台,整合财政、税务、金融等多部门的数据资源。例如,在税收征管审计中,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的纳税人申报数据、税务征管数据以及相关的经济数据,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发现税收征管中的问题,如纳税人的偷逃税行为、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等情况。
人工智能辅助审计
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算法可应用于审计风险评估。通过对历史审计数据的学习,人工智能可以预测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风险领域,为审计人员提供决策参考。例如,在对大型企业集团的审计中,人工智能可以根据企业的财务数据、经营数据等预测其财务风险水平,帮助审计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专业素养
审计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自身的财务、审计、工程、计算机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参加新会计准则、新审计准则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到实际审计工作中。
培养复合型人才
由于审计工作涉及多个领域,需要培养既懂审计又懂金融、工程、环境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在开展金融审计时,复合型审计人才不仅能够审查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还能够深入分析金融市场风险、金融创新产品的合规性等复杂问题;在环境审计方面,能够将环境科学知识与审计方法相结合,对环境项目和政策进行全面评估。
完善审计制度体系
健全审计法律法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行审计法律法规需要不断完善。例如,针对新兴的审计领域如网络安全审计、共享经济审计等,应及时制定相关的审计规范和标准,明确审计的范围、程序和责任等内容,为审计工作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
强化审计结果运用机制
建立有效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是提高审计监督质量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加强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对于审计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要积极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将审计结果作为改进工作、完善治理的重要依据。
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内涵建设、意义认识和实现路径等多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