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东莞在经济向新提质方面代表委员们可能提出的一些实招: 产业升级方面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代表委员可能建议由政府牵头,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建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为广大中小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展示、咨询,以及在线诊断工具。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平台输入自身的生产流程、设备状况等信息,平台就能给出初步的数字化改造建议,包括适合的工业软件推荐、智能化设备选型等。 补贴与激励政策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补贴力度。对于购买先进数字化设备(如高端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采用先进工业管理软件(如ERP和MES系统融合解决方案)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同时,对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表现优秀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荣誉奖励,激励更多企业积极投入到数字化升级的浪潮中。 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规划产业园区 提出科学规划新兴产业园区的建议。例如,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专门的产业园区,园区内配套建设电池研发制造区、整车装配区、零部件供应区以及相关的检测中心、物流中心等功能区域。通过合理的园区规划,实现产业集聚效应,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产业协同效率。 产业基金支持 设立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委员们可能倡导政府投入一部分资金,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成立专门针对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的产业基金。该基金可以通过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方式,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兴产业企业进行扶持,帮助它们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加速成长壮大。 创新驱动方面 人才引进与培育 人才住房保障 建议加大人才住房保障力度。例如,东莞可以建设更多的人才公寓,根据人才的层次(如高层次领军人才、中级技术骨干等)提供不同面积和装修标准的住房,以较低的租金出租给人才。同时,对于在东莞购房的人才,给予购房补贴,补贴额度根据人才的贡献和学历等因素确定,让人才能够在东莞安居乐业。 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 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需求和人才缺口,与高校相关专业合作定制培养计划。例如,电子信息企业与高校的电子工程专业联合开设定制班,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后,到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项目操作,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实现人才的精准培养和输送。 鼓励企业创新投入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宣传与优化 代表委员可能强调要加大对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宣传力度。政府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讲座和政策解读会,邀请税务专家和科技部门工作人员,向企业详细讲解如何准确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同时,进一步优化申报流程,简化手续,提高企业享受政策优惠的便捷性,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设立创新奖励制度 建立企业创新奖励制度,对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企业给予高额奖励。例如,设立年度创新企业大奖,奖金可以用于企业的进一步研发或技术改造。奖励可以从企业的创新成果对行业的引领作用、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等多方面进行考量。 营商环境优化方面 政务服务效率提升 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建议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各个部门的审批业务,实现企业注册、项目审批、税务办理等业务的全流程在线办理。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一次性提交开办企业所需的所有材料,平台自动将信息分发给相关部门进行并联审批,大大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政务服务专员制度 建立政务服务专员制度,为重点企业配备专门的政务服务专员。专员负责与企业对接,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政务问题,并及时协调解决。如企业在项目扩建过程中遇到土地规划、环保审批等问题,政务服务专员可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办公,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能源成本调控 委员们可能提议政府加强与能源供应商的协商,争取更优惠的能源价格政策。例如,对于用电量大的工业企业,实行阶梯式电价优惠,当企业用电量达到一定规模后,给予更低的电价。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对于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的企业,给予设备购置补贴和上网电价补贴,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 物流成本优化 提出优化物流成本的方案,如整合东莞的物流资源,建设大型物流枢纽中心。通过集中货物配送、优化物流线路等方式,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间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政府还可以对物流企业进行扶持,对采用绿色物流技术(如电动车辆配送)的物流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