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的这一观点有以下多方面依据:
消费复苏的基础与动力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消费场景恢复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被压抑许久的消费场景全面打开。例如,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业消费迎来了强劲反弹。在餐饮行业,到店消费人数大幅增加,餐厅的上座率不断提高。旅游方面,国内游和出境游市场都呈现出火热的态势,热门旅游景点游客数量爆满。
居民消费信心逐步修复
就业市场的逐步稳定以及收入预期的改善促使居民消费信心回升。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稳就业政策,如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以稳定就业岗位。当居民对未来就业和收入有了更积极的预期时,他们更愿意增加消费支出,尤其是对于一些耐用消费品和高端服务的消费。
消费升级趋势的延续
即使在经济调整期,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并未停止。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绿色、智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家电市场为例,智能家电的销售额占比逐年提高,消费者愿意为具有创新功能的家电支付更高的价格。在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攀升,除了环保因素外,消费者对汽车的智能化配置、驾乘体验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消费对GDP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中,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明显。消费需求的增长直接反映在GDP核算中的最终消费支出项目上。例如,当居民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时,会直接促进零售、餐饮、娱乐等多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长,从而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与投资和出口相比,消费受外部环境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是经济稳定增长较为可靠的动力来源。
消费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
消费需求的变化引导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消费电子行业为例,消费者对智能手机拍照功能、运行速度等不断提高的要求,促使手机厂商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芯片性能、相机像素等技术指标,带动了相关产业链如芯片制造、光学镜头生产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消费需求从传统产品向高端、智能、绿色产品的转变,有助于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提高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力。
消费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消费增长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消费需求旺盛的行业,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增加就业岗位。例如,蓬勃发展的电商行业,不仅带动了快递物流、电商运营、客服等直接相关行业的就业,还促进了与之配套的包装、仓储等上下游产业的就业增长。从服务业来看,旅游、餐饮等消费性服务业的繁荣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吸纳了较多的低技能劳动力,对稳定就业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