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加快建设冰雪经济人才队伍的一些举措:
教育与培训体系方面
高校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
在高校中增加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工程等相关专业。例如,在北方的一些体育院校、综合性大学中开设冰雪运动训练专业,设置包括高山滑雪、花样滑冰等专项课程,培养专业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
加强冰雪经济相关学科的建设,如冰雪产业管理、冰雪建筑工程技术等。整合多学科资源,打造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平台,让学生能够掌握冰雪经济产业链各个环节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职业技能培训
针对冰雪产业不同岗位需求,开展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例如,为滑雪场的运营人员提供雪道维护、造雪技术、索道操作等方面的培训;为冰雪旅游从业者提供旅游服务管理、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等培训。
设立专门的冰雪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在现有职业培训机构中增设冰雪相关课程。可以与企业合作,采取“订单式”培训模式,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培养人才,提高培训后的就业转化率。
人才引进方面
优惠政策吸引
制定针对冰雪经济人才的优惠政策,如给予冰雪高端人才购房补贴、子女教育优先入学等福利。对于引进的国际知名冰雪运动教练、冰雪产业专家等,提供高额的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等。
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对冰雪经济领域的企业引进人才所支付的薪酬,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给予一定的减免,减轻企业用人成本,提高企业引进人才的积极性。
柔性人才引进
采用柔性引进方式,吸引国内外冰雪经济人才。例如,邀请国际冰雪赛事运营专家在冰雪赛事筹备期间来进行短期指导,或者与国外知名冰雪建筑设计团队开展项目合作,让其参与本地冰雪场馆的设计建设,在不改变人才归属关系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他们的智慧和经验。
人才实践与成长环境方面
搭建实践平台
建立冰雪产业创新创业园区或基地,为冰雪经济人才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园区内可以集聚冰雪运动装备研发企业、冰雪旅游策划公司等,为人才提供从创意到产品转化的一站式服务。
加强与冰雪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到滑雪场、冰雪主题公园等企业进行实习,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也为企业发现和储备人才。
人才激励机制
设立冰雪经济人才专项奖励基金,对在冰雪经济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奖励可以包括物质奖励(奖金等)和精神奖励(荣誉称号等)。
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晋升机制,对于在冰雪经济业务中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晋升机会,让他们能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从而提高人才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