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筹)首栋建筑封顶,打造中俄教育合作新标杆
文昌市的一片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这里正在崛起的是一所承载着中俄教育合作愿景的高等学府——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
近日,位于文昌市的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筹)校区建设项目一期首栋楼正式封顶,其余建筑正加紧施工。这座由俄罗斯国立研究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独立办学的高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筹建的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
预计项目一期全部建筑将于2026年1月底前封顶,这一进展标志着中俄教育合作与科技创新示范平台的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01 项目概况:中俄教育合作的新典范
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筹)作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成果,是海南省深化教育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创新人才培养的标杆项目。
该项目依托俄罗斯国立研究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科研实力,聚焦能源动力、航空航天等前沿交叉领域。
校园总体规划显示,校区占地面积889亩,规划校舍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内含城市配套共享基础设施项目,预计可容纳10000名学生。
其中一期工程占地约300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包括行政综合楼、教学楼、实验楼、食堂、宿舍、运动场、体育馆、图书馆等多项设施。
02 建设进展:从蓝图到现实的快速推进
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筹)校区建设项目自2024年5月正式施工以来,严格遵循高标准、高质量要求,统筹推进工程进度与安全管理。
10月18日下午,项目现场举行了隆重的首栋楼封顶仪式。
文昌市人民政府、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俄罗斯国立研究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等多方代表共同出席,见证了这一阶段性成果。
此次封顶的首栋建筑是学校第一食堂,作为一期重点配套工程,建筑面积达7027平方米,可容纳约2000人就餐。
食堂以“绿色、智能、多元”为设计理念,融合了中俄文化元素,将提供品种丰富的多元化特色餐饮服务。
03 办学特色:聚焦前沿交叉领域的工程教育
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筹)的办学定位十分明确,将聚焦能源动力、航空航天、电气电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和前沿交叉领域的工程教育与科研。
这一定位与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的优势学科高度契合。
莫斯科动力学院是俄罗斯重要的研究型大学,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享有盛誉。
近年来,莫斯科动力学院与中国高校的合作日益密切。
2025年5月,天津大学代表团曾访问莫斯科动力学院,双方就能源与高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生交流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
同样,长安大学也与莫斯科动力学院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
两校于2017年签订校际合作协议,2020年共同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每年全额资助赴境外学习的博士、硕士及访问学者达26人。
04 未来展望:国际教育创新岛的加速器
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筹)的建设,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海南提供国际化高端人才支撑。
随着项目一期工程稳步推进,项目参建各方表示将持续深化合作,确保项目如期竣工,尽早实现大学获批招生。
这一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海南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吸引更多国际优质教育资源集聚文昌。
依托莫斯科动力学院在工程教育领域的雄厚实力,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有望成为中俄教育合作与科技创新的示范平台。
随着首栋建筑的封顶,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的校园轮廓正在文昌的土地上逐渐清晰。塔吊之下,工人们日夜奋战,追赶进度。
这所大学的诞生,将不再是砖瓦的堆砌,而是一场教育创新的实验,一个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摇篮。
它承载着中俄两国对科技未来的共同愿景,也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了强劲的智力引擎。
|
|